眼睛總感覺有東西在飛可能是飛蚊癥的典型表現。飛蚊癥玻璃體混濁是玻璃體內不透明物質投影在視網膜上的視覺現象,多數屬于生理性改變,少數與病理性因素相關。
生理性飛蚊癥通常由玻璃體老化引起。隨著年齡增長,玻璃體逐漸液化并產生膠原纖維聚集,形成點狀、線狀或蛛網狀的漂浮物。這類混濁物在明亮背景下更明顯,可能伴隨眨眼時輕微移動,但通常不影響視力。近視人群因眼軸拉長導致玻璃體變性加速,出現飛蚊癥狀的概率更高。長期用眼疲勞或睡眠不足可能加重主觀感受。
病理性飛蚊癥可能與玻璃體出血、葡萄膜炎或視網膜裂孔等因素有關。玻璃體出血常見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或外傷,混濁物常呈紅色或深色,可能伴隨視力驟降。葡萄膜炎產生的炎性細胞進入玻璃體時,會出現大量粉塵狀漂浮物,多伴有眼紅、畏光癥狀。視網膜裂孔導致的飛蚊癥往往突發且伴隨閃光感,需警惕視網膜脫離風險。
輕度飛蚊癥可通過調整用眼習慣改善。避免長時間注視單一背景,增加戶外活動時間有助于減輕癥狀。使用人工淚液保持眼表濕潤能降低視覺敏感度。病理性飛蚊癥需針對原發病治療,如視網膜激光封堵裂孔、玻璃體切割手術清除嚴重混濁等。
若飛蚊癥狀突然增多、伴隨閃光或視野缺損,建議24小時內就診眼科排查視網膜病變。常規飛蚊癥患者也應每年檢查眼底,監測玻璃體與視網膜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