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經炎貝爾氏麻痹的藥物治療主要包括糖皮質激素、抗病毒藥物和神經營養藥物三類。常用藥物有潑尼松、阿昔洛韋和甲鈷胺,具體用藥需在神經科醫生指導下根據病因和病情選擇。
糖皮質激素是面神經炎急性期的一線治療藥物,潑尼松通過減輕神經水腫和炎癥反應促進功能恢復。典型方案為短期遞減劑量使用,但對糖尿病患者需謹慎評估血糖控制情況。合并帶狀皰疹病毒感染時,可聯合使用阿昔洛韋等抗病毒藥物,該藥能抑制病毒復制,降低神經損傷風險。
神經營養藥物如甲鈷胺可輔助修復受損神經,改善髓鞘代謝。部分患者可能出現輕度胃腸道反應,通常不影響繼續用藥。急性期過后可配合維生素B1、B12等促進神經再生。眼瞼閉合不全者需使用人工淚液預防暴露性角膜炎。
藥物治療需在發病72小時內開始效果最佳,超過3周未恢復者需考慮物理治療或手術減壓。妊娠期患者應避免使用抗病毒藥物,高血壓患者使用激素期間需密切監測血壓。若出現耳周皰疹、聽力下降等表現,提示可能為亨特綜合征,需及時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