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流感的預防措施主要有接種疫苗、保持手部衛生、佩戴口罩、加強通風、避免接觸患者。
1、接種疫苗
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乙型流感最有效的方式,疫苗可刺激機體產生特異性抗體,降低感染風險。建議高危人群如老年人、兒童、慢性病患者優先接種。疫苗需每年接種一次,因病毒易發生變異。接種后可能出現局部紅腫或低熱,通常短期內自行緩解。
2、保持手部衛生
乙型流感病毒可通過接觸傳播,使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至少20秒能有效清除病原體。無洗手條件時可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特別注意在觸摸公共物品、餐前便后、咳嗽打噴嚏后及時清潔雙手。避免用未清潔的手觸摸眼鼻口等黏膜部位。
3、佩戴口罩
在流感高發季節或人群密集場所佩戴醫用外科口罩,可阻隔含有病毒的飛沫傳播。正確佩戴口罩需完全遮蓋口鼻,避免反復觸摸口罩表面。一次性口罩使用不超過4小時,潮濕或污染時立即更換。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遮掩,無紙巾時用手肘內側遮擋。
4、加強通風
每日開窗通風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可降低密閉環境中的病毒濃度。使用空調時定期清洗濾網,保持室內濕度在40%-60%。避免長時間處于人員密集且通風不良的場所,必要時使用空氣凈化設備輔助通風。
5、避免接觸患者
與流感患者保持1米以上距離,減少探視住院患者。家庭成員患病時應單獨居住,固定專人護理。患者使用過的餐具、毛巾等物品需單獨清洗消毒。學校或單位出現聚集性疫情時,可考慮暫時停課或遠程辦公。
預防乙型流感需建立多重防護屏障。除上述措施外,應保持規律作息、均衡飲食和適度運動以增強免疫力。出現發熱、咳嗽等流感樣癥狀時及時居家隔離,避免帶病上學或工作。高危人群接觸患者后可考慮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奧司他韋等抗病毒藥物預防。流感流行期間減少不必要的聚會活動,關注當地疾控部門發布的疫情動態和防控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