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增生是胰腺組織細胞數量異常增多的病理現象,通常由生理性代償反應或病理性刺激引起。常見原因包括慢性胰腺炎反復發作、胰管梗阻、代謝異常等,臨床可能表現為上腹隱痛、消化不良或無癥狀。
胰腺增生的發生主要與以下因素相關:
長期酗酒或暴飲暴食可導致胰腺持續超負荷工作,引發腺泡細胞代償性增生。這類生理性因素通過戒酒、低脂飲食等生活方式調整即可改善。
胰管結石或腫瘤壓迫造成的胰液排出受阻,會刺激導管上皮細胞增生。這種情況需通過內鏡取石或手術解除梗阻,同時配合胰酶替代治療緩解消化不良癥狀。
2型糖尿病患者常伴隨胰島素抵抗,可能誘發胰島β細胞代償性增生。控制血糖水平是干預關鍵,可選用二甲雙胍、格列美脲等降糖藥物,但需警惕長期刺激可能導致的胰島功能衰竭。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作為特殊類型,表現為淋巴細胞浸潤和纖維組織增生。診斷需結合血清IgG4檢測和影像學特征,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是標準治療方案。
遺傳因素如CFTR基因突變導致的囊性纖維化,可能引起胰腺導管黏液栓塞和腺體增生。這類患者需要終身進行營養支持和胰酶補充,必要時需進行基因檢測和遺傳咨詢。
當影像學檢查發現胰腺彌漫性增大時,需與胰腺癌進行鑒別。增強CT顯示均勻強化、主胰管不規則狹窄是重要鑒別點。對于局限性增生灶,建議每3-6個月復查超聲監測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