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松動通常不建議自行用藥,需根據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牙齒松動可能由牙周炎、外傷、骨質疏松等因素引起,不同原因對應的處理方式差異較大。
牙周炎是導致牙齒松動的常見原因,表現為牙齦紅腫、出血和牙槽骨吸收。輕度牙周炎可通過超聲波潔治、齦下刮治等專業治療控制炎癥;中重度病例可能需要翻瓣手術配合骨移植。常用輔助藥物包括鹽酸米諾環素軟膏、甲硝唑含漱液等抗菌制劑,但需在牙周專科醫生指導下使用。
外傷引起的牙齒松動需立即就醫。一度松動可通過牙弓夾板固定2-4周;二度以上松動可能需根管治療配合樹脂夾板固定。急性期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緩解疼痛,禁止自行使用抗生素。
骨質疏松導致的牙齒松動需要內分泌科協同治療。基礎治療包括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3,嚴重者需使用阿侖膦酸鈉等抗骨吸收藥物。口腔方面建議制作咬合墊減少牙齒負荷。
妊娠期生理性牙齒松動通常產后可自行恢復,建議使用軟毛牙刷和含氟牙膏。糖尿病患者出現牙齒松動需優先控制血糖,配合牙周專科治療。
出現牙齒松動應盡早就診口腔科,通過牙周探診、X線片等檢查明確病因。未經專業評估自行用藥可能延誤治療,導致牙齒脫落風險增加。日常保持巴氏刷牙法,每年進行口腔檢查可有效預防牙齒松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