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葙主治肝熱目赤、目生翳障、視物昏花等眼科疾病,也可用于高血壓病屬肝陽上亢者。青葙為莧科植物青葙的干燥成熟種子,具有清肝瀉火、明目退翳的功效。
1、肝熱目赤
肝熱目赤多由肝火上炎導致,表現為眼睛紅腫疼痛、畏光流淚。青葙能清泄肝經實火,常與決明子、夏枯草配伍使用。臨床常用青葙子膠囊、青葙子滴眼液等劑型,但須在中醫師指導下使用。患者應避免熬夜和情緒激動,飲食宜清淡。
2、目生翳障
目生翳障指黑睛出現混濁影響視力,常見于角膜炎后期。青葙配合谷精草、密蒙花可退翳明目。現代制劑有青葙子眼用凝膠,使用期間需定期復查角膜恢復情況。注意眼部衛生,避免強光刺激。
3、視物昏花
視物昏花多因肝腎陰虛或肝血不足所致,青葙常配伍枸杞子、女貞子滋腎養肝。成藥如青葙子口服液可改善視疲勞癥狀。中老年患者需排查白內障等器質性病變,控制用眼時間。
4、肝陽上亢型高血壓
青葙能平抑肝陽,對頭痛眩暈、面紅耳赤的高血壓癥狀有輔助療效。常與鉤藤、石決明同用,制劑包括青葙子降壓片。患者應監測血壓變化,低鹽飲食,避免劇烈運動。
5、皮膚瘙癢
青葙外用可緩解肝經風熱引起的皮膚瘙癢,多與地膚子、白鮮皮煎湯外洗。皮膚潰爛者禁用,過敏體質者需先做局部測試。保持皮膚清潔干燥,忌食辛辣發物。
使用青葙需辨證施治,青光眼患者及孕婦慎用。中藥治療期間應定期復診調整方劑,配合眼部按摩、菊花茶飲等保健方法。若出現惡心、腹瀉等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就醫。保存時需置陰涼干燥處,防止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