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肝臟通常需要掛消化內科或肝膽外科。肝臟檢查可能涉及肝功能異常、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臟腫瘤等情況,具體科室選擇需結合癥狀和檢查目的。
1、消化內科
消化內科主要負責肝臟疾病的非手術治療和常規檢查。當出現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腹脹、乏力等疑似肝功能異常癥狀時,可優先選擇消化內科就診。醫生會根據病情安排肝功能檢查、肝炎病毒篩查、肝臟超聲等基礎檢查。對于脂肪肝、慢性肝炎等常見肝臟疾病,消化內科可提供藥物治療和生活方式指導。
2、肝膽外科
肝膽外科主要處理需要手術干預的肝臟疾病。當檢查發現肝臟占位性病變、嚴重膽道疾病或肝硬化并發癥時,可能需要轉診至肝膽外科。該科室可進行肝臟腫瘤切除、膽道手術、肝移植等治療。若影像學檢查提示肝臟腫塊直徑超過3厘米或存在惡性腫瘤可能,建議直接掛肝膽外科門診。
3、感染科
感染科專門診治病毒性肝炎等傳染性肝病。對于乙肝表面抗原陽性、丙肝抗體陽性等病毒性肝炎患者,或出現黃疸伴發熱等急性肝炎癥狀時,應選擇感染科就診。該科室可進行規范的抗病毒治療和傳染病管理,防止疾病傳播。
4、腫瘤科
腫瘤科負責肝臟惡性腫瘤的綜合治療。當確診為原發性肝癌或轉移性肝癌時,需在腫瘤科進行化療、靶向治療或免疫治療等方案制定。該科室可聯合肝膽外科、放射科等多學科團隊,為患者提供個性化治療方案。
5、體檢中心
體檢中心提供肝臟健康篩查服務。若無明顯癥狀僅需常規肝臟檢查,可選擇體檢中心的肝功能套餐或腹部超聲檢查。體檢發現異常指標后,再根據醫生建議轉診至相應專科進一步診治。
肝臟檢查前的注意事項包括空腹8小時以上,避免飲酒和油膩飲食,停用可能影響肝功能的藥物。檢查后應根據結果及時復診,肝功能異常者需避免勞累和損肝藥物。日常保持規律作息、均衡飲食和適度運動有助于肝臟健康,高危人群應定期進行肝臟檢查。若出現持續乏力、皮膚黃染、腹水等癥狀,應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