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牙根尖周炎可通過根管治療、藥物治療、拔牙、膿腫切開引流、口腔清潔護理等方式治療。乳牙根尖周炎通常由齲齒、牙齒外傷、牙髓感染、牙周病、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1、根管治療
根管治療是乳牙根尖周炎的首選治療方法,適用于牙髓感染但牙根未完全吸收的情況。通過清除感染的牙髓組織,消毒根管,并用充填材料封閉根管,可有效控制感染并保留患牙。治療過程中需配合X線檢查評估根尖周病變范圍。根管治療能最大限度保留乳牙的咀嚼功能,避免過早缺失導致恒牙萌出異常。
2、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主要作為輔助手段,適用于急性炎癥期或暫時無法進行其他治療的情況。常用藥物包括頭孢類抗生素如頭孢克洛干混懸劑,可控制細菌感染;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混懸液,能緩解疼痛和腫脹;局部可使用復方氯己定含漱液抑制口腔細菌。藥物治療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不可自行用藥。
3、拔牙
當乳牙根尖周炎嚴重導致牙根吸收超過三分之一,或患牙松動明顯時,可能需要拔除患牙。拔牙后需評估缺牙間隙,必要時佩戴間隙保持器防止鄰牙移位。拔牙適用于臨近替換期的乳牙,或炎癥反復發作無法控制的病例。術后需注意口腔衛生,避免用患側咀嚼硬物。
4、膿腫切開引流
急性根尖周炎伴發膿腫形成時,需進行切開引流術緩解疼痛和壓力。醫生會在局部麻醉下切開膿腫,排出膿液,并放置引流條。術后配合抗生素治療和漱口液使用。該措施能快速緩解癥狀,為后續根治性治療創造條件。家長需觀察孩子體溫變化,防止感染擴散。
5、口腔清潔護理
日常口腔護理對治療和預防乳牙根尖周炎至關重要。使用兒童專用軟毛牙刷早晚刷牙,配合含氟牙膏;飯后用溫水漱口;定期使用牙線清潔牙縫;控制甜食攝入頻率。家長應幫助幼兒完成口腔清潔直至其具備獨立操作能力。良好的口腔衛生能減少細菌滋生,降低復發風險。
乳牙根尖周炎治療期間需注意飲食調理,選擇軟爛易咀嚼的食物如粥、爛面條、蒸蛋等,避免過硬過冷過熱刺激患牙。適當補充維生素C和鈣質有助于牙周組織修復。治療后應每3-6個月進行口腔檢查,監測恒牙胚發育情況。培養孩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定期涂氟和窩溝封閉能有效預防齲齒及其并發癥。出現牙齦腫脹、咬合疼痛等癥狀時需及時就醫,避免延誤治療導致恒牙發育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