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和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導致胃發熱燒心的常見原因,可通過抑制胃酸分泌、保護胃黏膜等藥物緩解癥狀。常用藥物主要分為三類:質子泵抑制劑、H2受體拮抗劑和胃黏膜保護劑。
質子泵抑制劑能強效抑制胃酸分泌,適用于中重度癥狀。奧美拉唑可快速緩解燒灼感,療程通常4-8周;蘭索拉唑對夜間反流效果顯著;雷貝拉唑作用持續時間較長。這類藥物需餐前半小時服用,長期使用需警惕骨質疏松風險。
H2受體拮抗劑適用于輕度反流癥狀。法莫替丁能有效減少胃酸分泌,作用可持續12小時;雷尼替丁對餐后燒心緩解明顯。該類藥物可能出現頭痛、腹瀉等不良反應,肝功能異常者需調整劑量。
胃黏膜保護劑通過物理屏障作用減輕癥狀。鋁碳酸鎂可中和胃酸并吸附膽汁,適合膽汁反流者;硫糖鋁能在潰瘍面形成保護膜。服用此類藥物時應避免與酸性飲料同服,慢性腎病患者慎用。
部分中成藥對緩解癥狀有一定輔助作用。氣滯胃痛顆粒適用于脹痛伴燒心者;荊花胃康膠丸對寒熱錯雜型燒灼感有效。中藥使用需辨證施治,避免與西藥間隔兩小時服用。
癥狀持續超過兩周或出現吞咽困難、體重下降時需胃鏡檢查。孕婦及哺乳期患者用藥需嚴格遵醫囑,老年患者應注意藥物相互作用。改善生活方式如抬高床頭、避免睡前進食等可增強藥物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