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眼壓性青光眼可通過藥物治療、激光治療和手術治療等方式干預。該病特征為眼壓正常但視神經持續受損,治療核心在于改善視盤血流灌注并延緩視野缺損進展。
藥物治療主要選用改善微循環及神經保護類藥物。前列腺素類衍生物如拉坦前列素可增加房水排出;β受體阻滯劑如噻嗎洛爾能減少房水生成;鈣通道阻滯劑如尼莫地平有助于改善視神經血供。部分患者需聯用神經營養藥物如甲鈷胺。
激光治療適用于藥物控制不佳的病例。選擇性激光小梁成形術通過靶向作用于小梁網結構增強房水引流;周邊虹膜成形術可用于解除房角阻滯。激光治療創傷小且可重復操作。
手術干預適用于進展期患者。小梁切除術通過建立新房水引流通道降低眼壓;青光眼引流閥植入術通過調節房水排出量維持穩定眼壓。術后需密切監測前房深度及濾過泡狀態。
非藥物輔助措施包括有氧運動促進眼部血液循環、避免長時間俯頭動作、控制血壓血糖等全身因素。建議每3-6個月進行視野檢查和光學相干斷層掃描評估病情進展。出現視力驟降或視野缺損加重需立即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