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糞吸入綜合征可通過清理呼吸道、氧療、抗生素治療、機械通氣、體外膜肺氧合等方式治療。胎糞吸入綜合征通常由胎兒宮內窘迫、產程延長、胎盤功能不全等原因引起。
清理呼吸道是首要措施,需在新生兒出生后立即進行口鼻咽部吸引,必要時行氣管插管吸引。對于輕度病例,及時清除氣道內胎糞可有效預防病情進展。
氧療適用于出現低氧血癥的患兒,通過頭罩或鼻導管給氧維持血氧飽和度在90%-95%。嚴重缺氧時需采用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改善肺泡通氣功能。
抗生素治療主要用于預防或控制繼發感染,常用藥物包括氨芐西林、頭孢噻肟等廣譜抗生素。胎糞中的膽汁成分易導致化學性肺炎,繼發細菌感染風險較高。
機械通氣適用于呼吸衰竭患兒,采用常頻或高頻振蕩通氣模式。嚴重病例可能出現持續性肺動脈高壓,需配合一氧化氮吸入治療降低肺血管阻力。
體外膜肺氧合僅用于常規治療無效的危重癥患兒,通過體外循環暫時替代心肺功能。這類患兒常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礙,需在新生兒重癥監護室進行綜合救治。
胎糞吸入綜合征的預后與吸入量、救治時機密切相關。若分娩時發現羊水胎糞污染,產科團隊需做好新生兒復蘇準備。出現呼吸急促、發紺等癥狀時應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