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痛風發作時可選用非甾體抗炎藥、秋水仙堿或糖皮質激素三類藥物緩解癥狀。常用藥物包括雙氯芬酸鈉、吲哚美辛、潑尼松等,具體用藥需在風濕免疫科醫生指導下選擇。

非甾體抗炎藥是急性痛風的一線治療藥物。雙氯芬酸鈉能快速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減輕關節紅腫熱痛;塞來昔布作為選擇性COX-2抑制劑,胃腸道副作用較小;吲哚美辛對于重度發作效果顯著。這類藥物通過阻斷炎癥介質產生發揮作用,但需注意心血管和消化道不良反應。

秋水仙堿適用于發作48小時內的患者。該藥物通過干擾白細胞趨化作用降低炎癥反應,典型用法是首劑1毫克,之后每2小時0.5毫克直至癥狀緩解。可能出現腹瀉、嘔吐等副作用,腎功能不全者需調整劑量。
糖皮質激素用于不能耐受上述藥物或頑固性發作病例。潑尼松每日20-40毫克口服,或關節腔注射曲安奈德能迅速控制炎癥。長期使用需警惕血糖升高、骨質疏松等風險,突然停藥可能引起反跳現象。

痛風急性期需嚴格限制高嘌呤食物攝入,每日飲水量應達2000毫升以上促進尿酸排泄。發作期間建議臥床休息并抬高患肢,關節局部可冷敷減輕腫脹。若24小時內癥狀未緩解或反復發作,應及時就醫調整治療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