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肥大是否需要治療需根據具體病因和癥狀決定。多數情況下生理性宮頸肥大無需特殊處理,病理性宮頸肥大則需針對原發病進行治療。
生理性宮頸肥大通常與激素水平變化有關,常見于妊娠期或長期口服避孕藥的女性。這類情況表現為宮頸均勻增大但表面光滑,無異常分泌物或接觸性出血。通過定期婦科檢查觀察即可,一般分娩或停藥后可自行恢復。
病理性宮頸肥大可能與慢性宮頸炎、宮頸腺囊腫等因素有關,通常伴隨白帶增多、性交后出血等癥狀。慢性宮頸炎需進行病原體檢測,細菌性感染可選用甲硝唑、多西環素等抗生素;宮頸腺囊腫若引起明顯不適,可采用電灼術或冷凍治療。
宮頸肥大合并HPV感染時需進一步評估。若宮頸細胞學檢查TCT提示低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LSIL,建議6-12個月后復查;高級別病變HSIL則需行宮頸錐切術。絕經后出現的宮頸肥大需排除惡性腫瘤可能。
建議每年進行婦科檢查,包括宮頸癌篩查HPV+TCT聯合檢測。出現異常陰道流血、排液或下腹墜痛時應及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