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增生手術指征主要包括藥物治療無效、反復尿潴留、腎功能損害、膀胱結石及反復血尿五種情況。
1、藥物無效:
當患者持續使用α受體阻滯劑如坦索羅辛和5α還原酶抑制劑如非那雄胺6個月以上,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仍大于7分,最大尿流率低于10ml/s時,提示保守治療失敗。這類患者常伴有夜尿增多、排尿等待等困擾生活的下尿路癥狀,經尿動力學檢查確認存在膀胱出口梗阻后需考慮手術干預。
2、尿潴留:
一年內發生兩次以上急性尿潴留,或一次尿潴留拔管后仍無法自主排尿者具有明確手術指征。這種情況往往伴隨膀胱逼尿肌功能代償性增強,超聲檢查常見殘余尿量超過300ml,長期可能導致膀胱憩室形成。
3、腎功能損害:
因長期排尿困難引發雙側腎積水或血肌酐升高時,提示已出現梗阻性腎病。這類患者通常存在膀胱壁小梁化改變,靜脈腎盂造影可見輸尿管迂曲擴張,需及時手術解除梗阻以挽救腎功能。
4、膀胱結石:
繼發于前列腺增生的膀胱結石直徑超過2cm,或雖經碎石治療仍反復復發時,需同期行前列腺手術。結石形成多與殘余尿增多導致的尿液結晶沉積有關,膀胱鏡下可見結石表面粗糙呈桑葚狀。
5、反復血尿:
排除腫瘤因素后,前列腺表面血管破裂導致半年內發生三次以上肉眼血尿,尤其伴隨血塊形成造成排尿中斷時,提示增生腺體表面血管網異常增生,電切手術能有效止血并解除梗阻。
確診前列腺增生后應定期監測尿流率、殘余尿及腎功能指標,日常避免久坐和辛辣飲食,限制晚間液體攝入以減少夜尿。建議進行盆底肌訓練改善排尿控制能力,但出現排尿疼痛、發熱等感染癥狀或尿量突然減少時需立即就醫。術后恢復期需保持大便通暢,三個月內避免騎自行車等會陰部受壓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