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炎是長期過量飲酒導致的肝臟炎癥性疾病,屬于酒精性肝病的重要階段。其發病與酒精代謝產物對肝細胞的直接毒性作用密切相關,典型表現為乏力、食欲減退、右上腹隱痛及黃疸。
酒精性肝炎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
乙醇代謝負擔過重是核心誘因。肝臟每日代謝酒精能力有限,長期超量飲酒男性>40克/日,女性>20克/日會導致乙醛蓄積,引發肝細胞脂肪變性、線粒體功能障礙,最終發展為炎癥反應。伴隨轉氨酶升高和肝臟腫大癥狀。
氧化應激損傷加速病情進展。酒精代謝消耗大量還原型谷胱甘肽,導致自由基清除能力下降,引發脂質過氧化反應。這種病理過程可造成肝細胞膜結構破壞,臨床常見γ-谷氨酰轉肽酶顯著升高。
營養不良狀態加重肝損傷。長期飲酒者常合并維生素A、E、B族及蛋白質缺乏,削弱肝細胞修復能力。約60%患者出現血清白蛋白降低和微量元素缺乏癥狀。
腸道菌群紊亂參與發病。酒精會破壞腸黏膜屏障,使內毒素易位進入門靜脈系統,激活肝臟庫普弗細胞釋放TNF-α等促炎因子。這類患者多伴有腸道通透性增加標志物升高。
遺傳易感性影響疾病風險。攜帶ALDH2*2基因突變者乙醛脫氫酶活性降低,更易出現酒精蓄積毒性。這類人群飲酒后面部潮紅反應明顯,肝炎進展速度更快。
治療方面可采用以下方式:
戒酒是根本治療措施。完全停止酒精攝入6-12個月后,約90%輕度患者肝功能可明顯改善。臨床常用CIWA-Ar量表評估戒斷癥狀,必要時在監護下進行藥物輔助戒斷。
營養支持至關重要。建議每日攝入35-40kcal/kg熱量及1.2-1.5g/kg蛋白質,重點補充支鏈氨基酸、水溶性維生素。重度營養不良者需考慮腸內或腸外營養支持。
藥物治療需個體化選擇。糖皮質激素適用于Maddrey判別函數≥32的重癥患者,美他多辛可改善酒精代謝。嚴重病例可考慮應用己酮可可堿調節炎癥反應。
肝移植是終末期選擇。對于戒酒6個月仍出現肝功能衰竭者,符合嚴格篩選標準時可考慮移植手術,術后5年生存率可達70%以上。
出現意識模糊、凝血功能障礙或肝腎綜合征等嚴重并發癥時需立即住院治療。定期監測肝彈性成像和Child-Pugh評分有助于評估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