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囊內摘除術與囊外摘除術的區別主要體現在手術方式、晶體處理、適應癥、術后恢復及并發癥五個方面。
1、手術方式:
囊內摘除術通過完整摘除混濁晶體及囊袋完成,需較大切口;囊外摘除術保留后囊膜,僅清除前囊及皮質,采用小切口或超聲乳化技術。前者操作相對簡單,后者對術者技術要求更高。
2、晶體處理:
囊內摘除術需聯合植入前房型人工晶體或佩戴框架眼鏡矯正視力;囊外摘除術可直接在后囊膜上植入后房型人工晶體,光學效果更穩定,減少像差問題。
3、適應癥差異:
囊內摘除術適用于晶體脫位、過熟期白內障等特殊情況;囊外摘除術適合大多數老年性白內障,尤其合并糖尿病或青光眼患者,保留的后囊膜可支撐人工晶體并降低視網膜脫離風險。
4、術后恢復:
囊內摘除術因切口大需縫合,恢復期約6-8周;囊外摘除術采用自閉性切口或超聲乳化,恢復時間縮短至2-4周,術后散光更小,視力提升更快。
5、并發癥:
囊內摘除術可能引發玻璃體脫出、黃斑水腫;囊外摘除術需警惕后囊混濁,約20%患者需激光治療。兩者均需預防感染,但后者角膜內皮損傷風險更低。
術后建議補充維生素C、鋅等營養素促進傷口愈合,避免劇烈運動及揉眼,定期復查眼底。囊外摘除術患者可進行散步等低強度活動,囊內摘除術患者需更嚴格保護術眼。兩種術式均需按醫囑使用抗生素滴眼液,監測眼壓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