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癢和身上癢可通過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抗組胺藥物緩解,通常由皮膚干燥、過敏反應、真菌感染、神經性皮炎或寄生蟲感染等因素引起。
1、皮膚干燥:
皮膚屏障功能受損導致水分流失,引發瘙癢。日常需減少洗澡頻率,水溫控制在37℃以下,沐浴后立即涂抹含尿素或神經酰胺的保濕霜。嚴重時可短期使用氫化可的松軟膏需醫生指導。
2、過敏反應:
接觸花粉、塵螨等過敏原后,組胺釋放刺激神經末梢。除口服抗組胺藥外,需排查過敏原并避免接觸。伴隨紅斑或蕁麻疹時,可聯合使用爐甘石洗劑局部止癢。
3、真菌感染:
頭皮屑增多伴瘙癢可能為馬拉色菌感染,軀干環形紅斑提示體癬。確診需真菌鏡檢,外用聯苯芐唑乳膏或酮康唑洗劑,頑固感染需口服伊曲康唑。
4、神經性皮炎:
精神緊張誘發局部皮膚增厚、苔蘚樣變。除服用抗焦慮藥物外,可局部注射糖皮質激素。避免搔抓,夜間戴棉質手套減少皮膚刺激。
5、寄生蟲感染:
疥螨感染表現為夜間劇癢和指縫丘疹,需全家同步使用5%撲滅司林霜。衣物床單需60℃以上高溫消毒,接觸者預防性用藥。
建議每日飲水2000毫升以上,補充維生素A、E增強皮膚抵抗力。穿著純棉透氣衣物,避免羊毛等易致敏材質。瘙癢持續超過兩周或出現皮膚破潰、發熱時需就診,排查糖尿病、肝膽疾病等系統性疾病可能。洗澡后3分鐘內涂抹保濕產品可鎖住水分,冬季使用加濕器維持室內濕度5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