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G手術是指經皮內鏡下胃造瘺術,主要用于長期無法經口進食患者的營養支持治療。該手術通過內鏡引導在腹壁建立通道,將營養管直接置入胃內,主要有創傷小、恢復快、并發癥少等特點。
1、手術原理
經皮內鏡下胃造瘺術需在內鏡直視下定位胃壁穿刺點,通過腹壁小切口將造瘺管置入胃腔。手術全程無開腹操作,利用內鏡光源透照腹壁確定穿刺位置,避免損傷周圍器官。術前需禁食并預防性使用抗生素,術后24小時可開始管飼營養液。
2、適應人群
適用于神經系統疾病導致吞咽困難、頭頸部腫瘤放療后、食管梗阻等患者。對于預期需要腸內營養超過4周的情況,PEG比鼻胃管更舒適且并發癥概率低。嚴重腹水、凝血功能障礙或胃大部切除者不宜進行該手術。
3、操作過程
手術采用局部麻醉,患者取仰臥位。內鏡醫師通過胃鏡充氣使胃壁緊貼腹壁,術者手指按壓定位穿刺點,采用Seldinger技術逐層擴張后放置造瘺管。全程約20-40分鐘,需監測生命體征,術后需拍攝胸片排除氣胸。
4、術后護理
造瘺口需每日消毒換藥,保持干燥清潔。管飼前后用溫水沖洗管道,營養液溫度保持接近體溫。初期采用低濃度營養液緩慢輸注,逐漸增加劑量。定期檢查造瘺管固定情況,防止移位或堵塞。
5、并發癥
常見包括造瘺口感染、滲漏、管道堵塞等。嚴重并發癥如胃結腸瘺、腹膜炎等較少見。術后發熱、腹痛需及時就醫。長期帶管者可能發生導管相關潰瘍或肉芽組織增生,需定期內鏡復查。
接受PEG手術后需遵循循序漸進喂養原則,初期選擇短肽型或整蛋白型腸內營養制劑,避免高滲溶液導致腹瀉。護理人員應掌握管道沖洗技巧,每次喂養前后用30毫升溫水沖洗,避免使用酸性果汁或藥物碾磨后注入。定期評估營養狀況與造瘺口皮膚情況,出現滲液、紅腫等異常應及時處理。建議每3-6個月更換一次造瘺管,長期帶管者需注意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