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性肝炎屬于消化內科或肝病科,也可根據病情嚴重程度轉診至感染科、急診科或重癥醫學科。藥物性肝炎主要由藥物或藥物代謝產物引起的肝臟損傷,常見原因有抗生素、解熱鎮痛藥、抗結核藥、中草藥等藥物使用不當,臨床表現為乏力、食欲減退、黃疸等癥狀。
1、消化內科
消化內科是處理藥物性肝炎的首選科室,主要負責診斷和治療由藥物引起的肝臟損傷。醫生會通過肝功能檢查、影像學檢查等手段評估肝臟損傷程度,并根據病因調整用藥方案。對于輕度藥物性肝炎,消化內科醫生通常會建議停用可疑藥物,并給予保肝治療。常見的保肝藥物包括水飛薊素、甘草酸二銨、雙環醇等,這些藥物有助于促進肝細胞修復和改善肝功能。
2、肝病科
肝病科專門研究各種肝臟疾病,對藥物性肝炎的診斷和治療具有豐富經驗。肝病科醫生會根據患者用藥史、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結果,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對于中重度藥物性肝炎,肝病科可能會采用更積極的治療措施,如靜脈注射保肝藥物或進行血漿置換等。肝病科還會對患者進行長期隨訪,監測肝功能恢復情況,預防并發癥發生。
3、感染科
當藥物性肝炎伴有明顯感染癥狀或肝功能嚴重受損時,可能需要感染科醫生參與治療。感染科醫生擅長處理各種藥物引起的肝臟炎癥反應,特別是當患者出現發熱、寒戰等全身癥狀時。感染科會評估是否存在合并感染的可能性,并根據情況給予抗感染治療。對于由抗結核藥物引起的肝炎,感染科醫生會調整抗結核方案,在控制結核感染的同時減輕肝臟負擔。
4、急診科
急性重癥藥物性肝炎患者出現意識障礙、凝血功能障礙或肝功能衰竭時,應立即就診急診科。急診科醫生會迅速評估患者生命體征,進行緊急處理,如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糾正凝血功能障礙等。對于危重患者,急診科會協調多學科會診,決定是否需要轉入重癥監護病房。急診科在藥物性肝炎的早期識別和緊急處理中起著關鍵作用。
5、重癥醫學科
當藥物性肝炎導致急性肝衰竭或多器官功能障礙時,需要重癥醫學科進行監護和治療。重癥醫學科會提供生命支持治療,包括機械通氣、血液凈化等,同時密切監測肝功能、凝血功能等重要指標。對于符合指征的患者,重癥醫學科會評估肝移植的可能性,并與肝移植中心協調轉診事宜。重癥醫學科在挽救藥物性肝炎導致的危重患者生命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藥物性肝炎患者應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保證充足睡眠。飲食上應選擇易消化、低脂、高蛋白的食物,如魚肉、雞蛋、豆制品等,適量補充維生素。避免飲酒和食用可能加重肝臟負擔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腌制食品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適度運動,如散步、太極拳等,有助于促進新陳代謝和肝功能恢復。定期復查肝功能,嚴格遵醫囑用藥,不擅自服用可能損傷肝臟的藥物。出現不適癥狀應及時就醫,避免延誤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