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可通過纈沙坦、氯沙坦、貝那普利等藥物控制。蛋白尿的治療需結合病因選擇藥物,常見原因包括腎炎、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損害等生理或病理因素。
纈沙坦屬于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通過阻斷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降低腎小球內壓,減少蛋白濾出。該藥適用于高血壓合并蛋白尿患者,需監測血鉀及腎功能。氯沙坦具有類似機制,對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蛋白尿有顯著改善作用。
貝那普利為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通過抑制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減少蛋白尿。該藥尤其適用于慢性腎炎早期患者,用藥期間需警惕干咳等不良反應。部分患者可能需聯合使用醛固酮拮抗劑如螺內酯增強療效。
糖尿病腎病引起的蛋白尿需優先控制血糖,常用降糖藥包括二甲雙胍、西格列汀等。高血壓腎損害患者應將血壓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鈣通道阻滯劑氨氯地平可作為基礎用藥。
嚴重蛋白尿24小時尿蛋白定量>3.5克或伴有血尿、水腫時,可能需要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治療。膜性腎病等特定病理類型可考慮使用環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劑,這類藥物需在腎活檢明確診斷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