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脫發增多主要與季節性生理變化、環境干燥、營養失衡、頭皮血液循環減弱等因素有關。多數情況下屬于休止期脫發的正常表現,通常持續2-3個月可自行緩解。
季節性生理變化是冬季脫發的主因。人體毛囊會隨日照時間縮短進入休止期比例增多的狀態,這是生物鐘調節的自然現象。秋冬季約有15%的毛囊處于休止期,比例較夏季提升5%-8%。
寒冷干燥環境直接損傷頭皮屏障功能。低溫會收縮毛細血管導致毛乳頭供血減少,同時暖氣房內濕度低于30%時,頭皮角質層水分流失速度加快3倍。建議使用加濕器維持室內濕度在50%-60%,洗頭水溫控制在38℃以下。
冬季飲食結構改變可能引發營養缺乏。維生素D合成不足影響毛囊細胞分化,鐵、鋅等微量元素攝入減少會延緩生長期轉換。可適量增加三文魚、牡蠣、南瓜子等食物的攝入,必要時檢測血清鐵蛋白水平。
慢性應激狀態會加重脫發程度。年末工作壓力疊加寒冷刺激,體內皮質醇水平升高會抑制毛囊干細胞活性。每天進行30分鐘有氧運動或冥想練習,有助于改善自主神經調節功能。
若每日脫發量持續超過150根或伴隨頭皮瘙癢、紅斑等癥狀,需排查雄激素性脫發、甲狀腺功能異常等病理性因素。斑塊狀脫發可能提示真菌感染,需通過皮膚鏡檢查和激素檢測明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