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PID主要由病原體上行感染引起,常見原因包括性傳播感染、醫源性操作及生殖道防御機制破壞。
性傳播感染是盆腔炎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淋病奈瑟菌和沙眼衣原體是最常見的病原體,通過性接觸傳播至宮頸,進一步上行感染子宮內膜、輸卵管及盆腔。未及時治療的宮頸炎或陰道炎可能增加感染風險。
醫源性操作可能破壞生殖道自然屏障。人工流產、宮腔鏡檢查、輸卵管造影等侵入性操作中,若消毒不嚴格或術后護理不當,病原體可直接進入宮腔引發感染。
生殖道防御機制下降也會促進感染發生。頻繁陰道沖洗可能破壞正常菌群平衡;月經期宮頸口松弛,經血逆流可能將病原體帶入盆腔;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或合并糖尿病等基礎疾病者,局部免疫力降低易繼發感染。
鄰近器官炎癥擴散如闌尾炎、腸憩室炎等,炎癥可能直接蔓延至盆腔。結核分枝桿菌經血行播散也可導致結核性盆腔炎,但相對罕見。
盆腔炎典型表現為下腹痛、異常陰道分泌物或發熱,延誤治療可能引發輸卵管粘連、不孕等后遺癥。懷疑盆腔炎需盡早就醫,通過婦科檢查、超聲及實驗室檢測明確診斷。治療以抗生素為主,嚴重者需住院靜脈用藥,形成膿腫時可能需手術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