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道鏡檢查通常在宮頸癌篩查異常、HPV檢測陽性或婦科檢查發現可疑病變時進行。具體時機包括TCT結果異常、HPV16/18型感染、肉眼可見宮頸贅生物或接觸性出血等情況。
1、TCT異常:宮頸薄層液基細胞學檢查提示ASC-US及以上病變時需陰道鏡評估。這類患者可能伴隨宮頸糜爛或分泌物增多,通過醋酸試驗和碘染色可識別轉化區異常血管或白色上皮。
2、高危HPV感染:持續感染HPV16/18型超過1年者建議檢查。病毒整合可能導致宮頸上皮內瘤變,鏡下可見鑲嵌樣血管或點狀毛細血管,必要時行宮頸活檢。
3、肉眼可見病變:婦科檢查發現宮頸息肉、尖銳濕疣等贅生物時需鑒別性質。陰道鏡可清晰觀察病灶邊界和血管形態,區分良性增生與惡性病變。
4、異常出血:同房后出血或絕經后出血可能提示宮頸病變。鏡下可定位出血點,評估宮頸管內膜是否受累,排除宮頸癌前病變。
5、隨訪監測:CIN患者治療后每3-6個月需復查。通過對比既往圖像觀察創面愈合情況,判斷是否存在殘留病灶或復發跡象。
日常保持外陰清潔干燥,避免頻繁陰道沖洗。規律作息增強免疫力,每年進行婦科體檢。發現異常白帶增多或非經期出血應及時就診,30歲以上女性建議聯合HPV和TCT篩查。檢查前3天避免性生活,月經干凈后3-7天為最佳檢查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