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白內障的癥狀主要有視力模糊、瞳孔區發白、畏光、斜視和眼球震顫。兒童白內障可能是先天性因素、遺傳代謝異常、眼部外傷、宮內感染或藥物毒性等原因引起的,建議家長及時帶孩子到眼科就診。
1、視力模糊
兒童白內障早期常表現為視力下降或視物模糊,患兒可能無法清晰辨認遠處物體或閱讀小字。先天性白內障患兒可能出現追視能力差、對光線反應遲鈍。部分學齡期兒童可能因看不清黑板而主動向家長反饋。視力模糊程度與晶狀體混濁部位和范圍相關,核性白內障對視力影響更顯著。
2、瞳孔區發白
通過肉眼觀察可見患兒瞳孔區呈現灰白色或乳白色改變,尤其在光線照射下更明顯。這是晶狀體蛋白變性導致的典型體征,嚴重者肉眼即可識別,輕度病例需通過裂隙燈檢查發現。瞳孔區發白可能單眼或雙眼出現,需與視網膜母細胞瘤等疾病鑒別。
3、畏光
由于混濁晶狀體引起光線散射,患兒在強光環境下會出現瞇眼、眨眼增多等畏光表現。部分患兒可能拒絕戶外活動或經常用手遮擋眼睛。這種癥狀在核性白內障和后囊下白內障中更為常見,與晶狀體光學密度改變有關。
4、斜視
單眼白內障患兒易出現廢用性斜視,表現為眼球位置異常或雙眼協調運動障礙。由于患眼視力低下,大腦會抑制其視覺信號輸入,導致眼位偏斜。斜視角度可能隨時間進展而加大,早期手術干預有助于恢復雙眼視功能。
5、眼球震顫
先天性白內障患兒常伴隨眼球不自主擺動,表現為水平或旋轉性震顫。這是視覺發育關鍵期形覺剝奪導致的代償性改變,提示視力損害嚴重。眼球震顫多在出生后3-6個月出現,手術時機越晚,震顫程度往往越難改善。
家長發現兒童出現上述癥狀時,應盡快到專業眼科機構進行散瞳驗光、裂隙燈檢查和眼底評估。對于需要手術的患兒,建議在2歲前完成治療以促進視覺發育。術后需長期隨訪視力訓練,遵醫囑使用抗生素滴眼液預防感染,避免劇烈運動防止人工晶體移位。日常注意補充維生素A、葉黃素等營養素,避免紫外線直射眼睛,定期復查眼軸和屈光狀態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