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可通過熱敷、藥物干預、飲食調節等方式緩解。原發性痛經主要與前列腺素分泌過多、子宮收縮異常有關,繼發性痛經可能由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腺肌病等疾病引發。
熱敷是安全有效的物理緩解方法。下腹部放置40℃左右的熱水袋或暖寶寶,持續15-20分鐘,能促進盆腔血液循環,減少前列腺素對神經末梢的刺激。注意避免直接接觸皮膚防止燙傷,經期每日可重復3-4次。
非甾體抗炎藥能針對性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布洛芬、萘普生、雙氯芬酸鈉等藥物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建議經期開始時服用效果最佳。這類藥物可能引起胃腸道不適,胃潰瘍患者應慎用。
飲食調節可補充緩解痛經的營養素。經期前3天增加富含ω-3脂肪酸的三文魚、亞麻籽,鎂含量高的黑巧克力、南瓜子,維生素B1豐富的全谷物攝入。避免生冷、高鹽、含咖啡因食物,每日飲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
適度運動能釋放內啡肽減輕疼痛。經期第2-3天可進行散步、瑜伽等低強度運動,避免卷腹、深蹲等增加腹壓的動作。骨盆搖擺運動和腹式呼吸訓練能放松盆底肌肉,每次練習10-15分鐘。
繼發性痛經需排查婦科疾病。若疼痛伴隨月經量異常增多、非經期出血或不孕,可能存在子宮內膜異位病灶或子宮肌層病變,需通過婦科檢查、超聲或腹腔鏡確診。確診后可采用激素治療或保守性手術治療。
持續劇烈疼痛建議盡早就醫。當痛經影響正常生活或常規方法無效時,需排除子宮畸形、盆腔炎等器質性疾病。婦科醫生可能根據情況開具短效避孕藥、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等處方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