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微腸套疊的早期表現主要有陣發性腹痛、嘔吐、腹部包塊、血便和食欲減退。腸套疊是嬰幼兒常見的急腹癥,成人偶發,需及時識別干預。
1、陣發性腹痛:
典型表現為突發性絞痛,持續2-3分鐘后緩解,間隔10-20分鐘反復發作。嬰幼兒常表現為陣發性哭鬧、蜷縮身體,發作間歇期可暫時恢復活動。腹痛部位多位于臍周或右上腹,隨著病情進展可能轉移至右下腹。
2、嘔吐:
早期嘔吐物為胃內容物,后期可能含有膽汁或糞渣樣物質。嘔吐頻率與腸梗阻程度相關,初期可能僅進食后嘔吐,隨著腸管嵌頓加重可發展為頻繁噴射性嘔吐。嬰幼兒嘔吐后可能出現暫時性舒適假象。
3、腹部包塊:
約60%患兒可在右上腹觸及臘腸樣包塊,質地中等偏硬,位置相對固定。觸診時需在腹痛間歇期進行,包塊多位于升結腸或橫結腸位置。成人因腹壁較厚,包塊檢出率低于兒童。
4、血便:
發病6-12小時后可能出現果醬樣黏液血便,這是腸系膜血管受壓導致黏膜缺血壞死的特征性表現。早期可能僅大便隱血陽性,后期可見典型紅色果凍樣便。部分患兒血便出現時間較晚,不能作為排除依據。
5、食欲減退:
患兒表現為拒食、哺乳量驟減,伴隨精神萎靡或煩躁不安。成人可能出現漸進性腹脹、肛門排氣減少。隨著腸梗阻進展,可能出現脫水征象如眼窩凹陷、皮膚彈性降低等。
發現疑似癥狀應立即禁食禁水,避免按壓腹部。嬰幼兒需保持側臥防誤吸,記錄嘔吐物及大便性狀。腸套疊24小時內可通過空氣灌腸復位,超過48小時或出現腹膜刺激征需手術干預。日常需注意飲食衛生,避免暴飲暴食,流感季節警惕腸道病毒感染誘發的腸系膜淋巴結腫大。恢復期建議少量多餐,選擇低纖維易消化食物如米湯、蒸蛋,逐步過渡到正常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