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厭食是妊娠期常見的消化系統癥狀,通常由激素水平變化、心理壓力增大、胃腸功能紊亂等因素引起。多數情況下屬于生理性反應,通過飲食調整和生活習慣改善可緩解,少數可能與妊娠劇吐等病理狀態相關。
激素水平波動是主要原因。妊娠早期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雌激素水平升高,直接作用于消化系統,導致胃排空延遲、味覺敏感度改變。部分孕婦對油膩或特定氣味產生強烈排斥反應,表現為食欲減退甚至聞到食物氣味即惡心。
心理因素顯著影響進食行為。妊娠期焦慮情緒或對胎兒健康的過度擔憂可能引發神經性厭食,部分初產婦因缺乏經驗產生進食恐懼。心理壓力通過神經內分泌途徑抑制攝食中樞,形成惡心-厭食的惡性循環。
胃腸動力改變加劇癥狀。孕激素水平升高使胃腸道平滑肌松弛,胃食管反流發生率增加。賁門括約肌張力降低導致燒灼感,胃酸刺激進一步降低食欲。部分孕婦伴隨便秘癥狀,腸道淤積感加重厭食表現。
妊娠劇吐需特別關注。當出現持續嘔吐、體重下降超過5%、酮尿癥等表現時,可能發展為病理性妊娠劇吐。這種情況與甲狀腺功能亢進、肝功能異常等并發癥相關,需及時醫療干預。
改善措施應從多維度入手。選擇少食多餐方式,優先攝入蘇打餅干、小米粥等低脂易消化食物。晨起時食用姜片或維生素B6可緩解晨吐。心理疏導和正念訓練有助于緩解焦慮,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甲氧氯普胺等止吐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