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流后肚子痛流血通常由子宮收縮、蛻膜組織排出、感染風險、流產不全或激素水平波動引起,多數情況下屬于正常生理現象。
1、子宮收縮:
藥物流產后,前列腺素類藥物會促使子宮強烈收縮以排出妊娠組織。這種收縮可能引發類似痛經的下腹陣痛,伴隨少量暗紅色血液排出,通常持續3-5天。疼痛程度因人而異,可通過熱敷下腹部緩解。
2、蛻膜組織排出:
妊娠終止后,子宮內膜的蛻膜組織會逐漸脫落排出,表現為陰道流血混合膜狀物。此過程可能持續1-2周,出血量應逐漸減少。若排出組織超過手掌大小或出血量突然增多需及時就醫。
3、感染風險:
宮腔操作后抵抗力下降可能引發子宮內膜炎,表現為持續性下腹墜痛、發熱伴膿性分泌物。常見病原體包括鏈球菌、大腸桿菌等,需通過婦科檢查及血常規確診,必要時使用抗生素治療。
4、流產不全:
約5%-10%的藥流案例存在妊娠組織殘留,導致持續性出血和痙攣性腹痛。超聲檢查可見宮腔內異常回聲,可能需要清宮手術處理。出血超過14天或HCG水平未正常下降是重要判斷指標。
5、激素水平波動:
突然終止妊娠會導致雌激素、孕激素水平急劇變化,引起子宮內膜不規則剝脫。這種出血多呈點滴狀,可能伴隨乳房脹痛等內分泌癥狀,一般2-3周內自行恢復。
藥流后應保持外陰清潔,每日用溫水清洗1-2次,避免盆浴和性生活至少兩周。飲食上多攝入含鐵食物如動物肝臟、菠菜等預防貧血,適當飲用紅糖姜茶促進宮縮排淤。適當散步有助于宮腔積血排出,但需避免劇烈運動和重體力勞動。觀察出血量變化,若每小時浸透一片衛生巾持續3小時以上,或出現發熱、劇烈腹痛等情況需立即返院復查。術后1周、2周需分別進行超聲和HCG水平復查,確保流產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