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子宮肌瘤可能由激素水平變化、子宮血供增加、遺傳因素、肌瘤位置異常、既往病史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現為腹痛、異常陰道出血、尿頻便秘、胎位異常、早產風險增加等癥狀。
1、激素變化:
妊娠期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顯著升高,可能刺激子宮肌瘤快速增長。肌瘤體積增大會壓迫周圍組織,導致下腹墜脹感或隱痛。建議避免攝入含植物雌激素的豆制品,定期超聲監測肌瘤大小變化。
2、血供增加:
孕期子宮血流量增加6-8倍,可能引發肌瘤內部缺血壞死。典型表現為突發性劇烈腹痛伴低熱,可通過熱敷緩解痙攣。需與胎盤早剝鑒別,出現持續疼痛需急診排除肌瘤紅色變性。
3、壓迫癥狀:
增大的肌瘤壓迫膀胱直腸時,可能引起尿頻、排尿困難或便秘。孕晚期子宮右旋可能加重右側肌瘤的壓迫癥狀。建議采取左側臥位休息,每日攝入25g膳食纖維改善腸道功能。
4、胎位影響:
黏膜下肌瘤可能阻礙胎兒旋轉,導致臀位或橫位等異常胎位。直徑超過5cm的肌壁間肌瘤可能改變宮腔形態。孕32周前可通過膝胸臥位矯正胎位,配合艾灸至陰穴輔助轉胎。
5、妊娠風險:
胎盤附著于肌瘤表面時易發生胎盤早剝,流產風險增加3倍。肌瘤可能導致宮縮不協調,引發早產。建議孕20周后每周監測宮頸長度,出現宮縮時及時服用鹽酸利托君抑制宮縮。
妊娠合并子宮肌瘤孕婦需保證每日60g優質蛋白攝入,優先選擇魚類、禽肉及乳制品。適量進行孕婦瑜伽或游泳鍛煉,避免仰臥位運動。每4周進行超聲監測肌瘤生長情況,孕晚期避免按摩腹部。出現陰道流血、規律宮縮或胎動減少時需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