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超能夠檢測睪丸癌,診斷準確率可達90%以上,是臨床常用的無創篩查手段。
1、高頻超聲優勢:
高頻探頭可清晰顯示睪丸內部結構,分辨2-3毫米的微小占位。典型睪丸癌表現為低回聲團塊伴血流信號增強,畸胎瘤可見鈣化灶,精原細胞瘤多呈均勻低回聲。超聲造影能進一步鑒別良惡性,敏感度達95%。
2、腫瘤分期評估:
彩超可觀察腫瘤是否突破白膜、侵犯附睪或精索,評估局部進展程度。多普勒模式能檢測腹膜后淋巴結轉移,但對微小轉移灶敏感性低于CT。檢查時需對比健側睪丸,測量腫瘤三維徑線。
3、與其他檢查互補:
疑似病例需結合腫瘤標志物檢測,如甲胎蛋白、β-hCG升高提示非精原細胞瘤。超聲引導穿刺活檢可確診病理類型,磁共振成像對腹膜后淋巴結評估更精確。臨床分期需綜合影像學與生化指標。
4、術后監測作用:
根治術后應每3-6個月復查彩超,監測對側睪丸及術區復發。放療后睪丸萎縮呈彌漫性低回聲,需與腫瘤復發鑒別。自體睪丸移植患者需長期隨訪血管吻合情況。
5、篩查適用人群:
15-35歲男性、隱睪病史者建議每月自檢配合年度彩超。HIV感染者、克蘭費爾特綜合征患者屬高危人群。自檢發現無痛性腫塊或睪丸質地變硬應立即就醫。
日常避免睪丸外傷,穿著寬松內褲減少局部壓迫。睪丸癌治愈率超過95%,規范治療后可保留生育功能。術后恢復期應避免劇烈運動,飲食增加西蘭花、西紅柿等抗氧化食物攝入,適度進行快走、游泳等有氧運動促進淋巴回流。出現陰囊墜脹或異常增大需及時復查超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