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化膿性腦膜炎主要表現為發熱、拒奶、嗜睡、前囟膨隆及驚厥。該病多由B族鏈球菌、大腸埃希菌等病原體感染引起,需通過腦脊液檢查確診。
1、發熱
約60%患兒出現體溫波動,可表現為高熱或體溫不升。早產兒因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完善,更易出現低體溫。發熱與細菌毒素刺激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有關,需與新生兒脫水熱等生理性發熱鑒別。
2、拒奶
吮吸反射減弱或消失是特征性表現,常伴隨嘔吐。與顱內壓增高導致嘔吐中樞受刺激有關,嚴重者可出現噴射性嘔吐。持續拒奶會導致脫水及電解質紊亂,需及時鼻飼喂養。
3、嗜睡
意識狀態改變呈進行性加重,從反應遲鈍發展為昏睡甚至昏迷。與細菌毒素導致腦細胞代謝障礙相關,部分患兒可出現晝夜節律顛倒現象,需密切監測瞳孔變化。
4、前囟膨隆
因顱內壓增高導致顱縫分離,觸診有張力感。多在病程3-5天出現,合并嚴重腦水腫時可見頭皮靜脈怒張。需警惕腦疝風險,禁止腰穿前未降顱壓操作。
5、驚厥
多為局灶性陣攣發作,與腦實質炎癥或電解質紊亂相關。低鈣血癥、低血糖等代謝因素可誘發,腦電圖檢查可見異常放電。發作時需保持呼吸道通暢,避免聲光刺激。
新生兒出現上述癥狀需立即就醫,治療期間維持適宜環境溫度,避免聲光刺激。母乳喂養者繼續哺乳,人工喂養選擇低滲透壓配方奶。康復期定期進行聽力篩查及發育評估,警惕腦積水、智力障礙等后遺癥。保持皮膚清潔干燥,接觸患兒前后嚴格手衛生,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