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過神經的牙齒仍可能因殘髓炎、根尖周炎、牙隱裂或牙周疾病引發疼痛。牙齒根管治療后疼痛主要與殘留神經組織、細菌感染擴散、牙齒結構損傷及鄰近組織炎癥有關。
殘髓炎是常見原因之一。根管治療過程中可能存在極少量神經殘留,殘留組織發生炎癥時可產生持續性鈍痛或冷熱敏感。這類情況需重新打開根管徹底清理,配合頭孢克洛、甲硝唑等藥物控制感染。
根尖周炎多由治療不徹底導致。根管內細菌或壞死物質未完全清除,可能引發根尖周圍組織慢性炎癥,表現為咬合痛或自發痛。治療需通過根管再治療清除感染源,嚴重者需行根尖切除術,術后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緩解疼痛。
牙隱裂或牙折裂也可能引發疼痛。失去神經營養的牙齒脆性增加,微小裂紋可能延伸至牙根,咀嚼時產生尖銳疼痛。早期可通過全冠修復保護患牙,若裂紋達牙根深部則需拔除。
鄰近組織病變同樣會引起類似牙痛的癥狀。牙周炎、鄰牙齲壞或顳下頜關節紊亂可能被誤認為治療牙疼痛,需通過牙周探診、X線片等檢查鑒別。牙周炎需進行齦下刮治,鄰牙問題需針對性充填或修復。
根管治療成功率約90%,但少數病例可能因解剖變異、器械分離等復雜因素導致治療失敗。若疼痛持續超過2周或伴隨腫脹,建議及時復診評估。日常應避免用患牙咬硬物,定期口腔檢查可早期發現潛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