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兆早產可通過臥床休息、抑制宮縮治療、預防感染、促胎肺成熟、心理疏導等方式處理。先兆早產通常由子宮過度擴張、生殖道感染、胎盤異常、妊娠合并癥、心理壓力過大等原因引起。
1、臥床休息
左側臥位可減輕子宮對下腔靜脈的壓迫,改善胎盤血流灌注。需避免長時間站立或行走,減少腹部壓力增高的動作如彎腰、提重物。每日保證10小時以上臥床時間,必要時使用托腹帶輔助支撐。
2、抑制宮縮
常用藥物包括鹽酸利托君、阿托西班、硝苯地平等宮縮抑制劑。鹽酸利托君通過激活β2受體松弛子宮平滑肌,阿托西班為縮宮素受體拮抗劑,硝苯地平通過阻斷鈣離子通道抑制宮縮。用藥期間需監測心率、血壓及胎兒情況。
3、預防感染
生殖道感染是誘發早產的重要因素,需進行陰道分泌物檢查。明確細菌性陰道病時可使用克林霉素陰道栓,支原體感染選用阿奇霉素口服。保持會陰清潔,每日更換棉質內褲,避免盆浴及性生活。
4、促胎肺成熟
孕周不足34周時需肌注地塞米松促進胎兒肺泡表面活性物質合成,降低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風險。標準方案為6mg每12小時肌注1次,共4次。用藥后需監測血糖變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需調整胰島素用量。
5、心理疏導
焦慮情緒會刺激兒茶酚胺分泌加重宮縮,可通過正念呼吸訓練緩解緊張。家屬應避免在孕婦面前討論早產風險,專業心理咨詢可幫助建立分娩信心。建議參加醫院開展的早產預防知識講座,了解應對措施。
日常需保持低鹽高蛋白飲食,每日攝入優質蛋白不少于80克,適量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監測胎動變化,出現規律腹痛、陰道流血或流液時立即就醫。妊娠28周后可準備待產包,包括新生兒衣物、護理用品等,做好應急分娩準備。避免接觸煙草煙霧、化學刺激物等不良環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