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痛腸鏡后惡心嘔吐可通過靜脈補液、調整體位、藥物止吐、飲食管理和心理安撫等方式緩解。該癥狀通常由麻醉殘留效應、低血糖反應、腸道氣體刺激、藥物過敏反應或術前禁食時間不足等原因引起。
1、麻醉殘留:丙泊酚等麻醉藥物代謝不完全可能抑制嘔吐中樞,術后需保持側臥位避免誤吸,嚴重者可靜脈注射氟馬西尼拮抗。建議術后2小時內保持臥床,監測血氧飽和度。
2、低血糖反應:術前長時間禁食可能導致血糖波動,表現為冷汗伴惡心。立即口服10%葡萄糖溶液20ml,后續分次飲用含糖電解質飲料。糖尿病患者需監測指尖血糖。
3、腸道積氣:檢查中注入的二氧化碳刺激腸壁,可能引發反射性嘔吐。采取膝胸臥位促進排氣,熱敷腹部配合順時針按摩,必要時使用二甲硅油散消泡。
4、藥物過敏:對麻醉劑或造影劑過敏者可能出現蕁麻疹伴嘔吐。立即停用可疑藥物,靜脈推注地塞米松5mg,配合苯海拉明20mg肌肉注射。既往過敏史患者應提前告知
5、胃酸反流:術前腸道準備導致胃酸分泌紊亂,建議術后2小時開始少量飲用溫蜂蜜水,6小時后進食米湯、藕粉等低渣流食。避免牛奶、豆漿等產氣食物。
術后24小時內應避免駕駛或高空作業,選擇清淡少油的半流質飲食如山藥粥、龍須面等,分5-6次少量進食。適當散步促進腸蠕動,若嘔吐持續超過8小時或出現嘔血、劇烈腹痛需立即返院。保持環境通風減少異味刺激,嘔吐后及時用溫水漱口保護牙釉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