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癌最需警惕的預兆為持續性聲音嘶啞超過2周,可能由聲帶病變、腫瘤壓迫喉返神經等因素引起,伴隨吞咽疼痛、頸部腫塊等癥狀。
1、聲音嘶啞:
持續性聲音嘶啞是喉癌最早出現的典型癥狀,初期易被誤認為咽喉炎。腫瘤侵犯聲帶或壓迫喉返神經時,聲帶振動異常導致音色改變。吸煙者出現不明原因嘶啞需立即喉鏡檢查,早期發現可通過激光手術或放射治療保留發聲功能。
2、吞咽障礙:
進行性吞咽困難提示腫瘤向喉咽部浸潤,常見于聲門上型喉癌。患者可能描述食物黏著感或飲水嗆咳,伴隨體重下降。電子喉鏡可發現梨狀窩積液或杓會厭襞增厚,晚期需聯合化療與全喉切除術。
3、頸部包塊:
單側頸部無痛性腫塊多為轉移淋巴結,直徑超過2cm且質地堅硬需高度警惕。喉癌淋巴結轉移遵循LevelII至LevelVI的解剖規律,PET-CT可鑒別轉移灶,治療需頸淋巴結清掃術聯合靶向藥物。
4、痰中帶血:
晨起痰中帶血絲可能源于腫瘤表面潰破出血,常見于聲門型喉癌進展期。需與肺結核鑒別,纖維喉鏡下可見菜花樣新生物,病理活檢確診后可采用順鉑+5-FU方案化療。
5、呼吸窘迫:
腫瘤阻塞聲門時出現吸氣性喘鳴,屬于喉癌急癥。三凹征提示氣道梗阻,緊急處理需氣管切開。預防性氣管造瘺適用于聲門下型腫瘤,術后需長期佩戴發音鈕重建言語功能。
喉癌高危人群應每年進行頻閃喉鏡檢查,戒煙限酒可降低50%發病風險。術后康復期建議吞咽訓練配合流質飲食,補充維生素A/C增強黏膜修復。適度有氧運動改善肺功能,太極拳等低強度運動有助于恢復頸部肌肉協調性。出現放射性皮炎時使用蘆薈膠護理,心理支持對全喉切除患者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