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膀胱癌早期可能表現為無痛性血尿、尿頻尿急、排尿困難、下腹隱痛及反復尿路感染。這些癥狀常被忽視,但及時就醫可顯著提高治愈率。
1、無痛性血尿:
肉眼可見的尿液呈粉紅色或洗肉水樣,無排尿疼痛是典型特征。血尿可能間歇性出現,易被誤認為泌尿系結石或炎癥。需通過尿常規、膀胱鏡明確病因,鏡下血尿更需警惕。
2、尿頻尿急:
腫瘤刺激膀胱三角區黏膜會導致排尿次數增多每日超8次,夜尿超過2次,伴突發尿意感。癥狀與前列腺增生相似,但抗生素治療無效時應考慮膀胱占位可能。
3、排尿困難:
腫瘤阻塞尿道內口時出現尿流變細、排尿費力,嚴重時需腹部加壓排尿。部分患者伴隨排尿中斷現象,與腫瘤表面壞死組織脫落有關。
4、下腹隱痛:
膀胱充盈時恥骨上區鈍痛,排尿后緩解。疼痛多呈持續性,與炎癥性疼痛的陣發性特點不同。晚期可能出現單側腰部放射痛,提示輸尿管受累。
5、反復尿路感染:
腫瘤壞死繼發細菌感染,表現為反復發作的尿痛、發熱。常規抗感染治療后癥狀暫時緩解,但尿培養陰性后仍持續存在尿潛血陽性需進一步排查。
建議50歲以上男性每年進行尿常規篩查,吸煙者需加倍警惕。日常增加飲水量至每日2000毫升以上,避免接觸苯胺類化學物質。出現癥狀后應完善尿脫落細胞學檢查、膀胱超聲及CT尿路造影,確診依賴膀胱鏡活檢。早期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可通過經尿道電切術治療,五年生存率超過90%。術后需定期膀胱灌注化療藥物如吡柔比星、吉西他濱預防復發,并嚴格戒煙限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