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塊型銀屑病可能表現為邊界清晰的紅色斑塊、表面覆蓋銀白色鱗屑、局部皮膚增厚、瘙癢或灼熱感、關節腫脹等癥狀。
1、紅色斑塊:
典型表現為皮膚出現邊界清晰的紅色斑塊,多呈圓形或橢圓形,直徑從數毫米至數厘米不等。斑塊表面因角質層異常增生呈現銀白色鱗屑,輕輕刮除鱗屑可見薄膜現象和點狀出血。好發于頭皮、肘部、膝蓋及腰骶部等摩擦部位。
2、鱗屑脫落:
病變區域角質形成細胞增殖加速,導致大量銀白色鱗屑堆積。鱗屑干燥易脫落,尤其在搔抓或衣物摩擦后更為明顯。鱗屑脫落后常殘留下紅色基底,部分患者可見到同形反應現象,即皮膚損傷處新發銀屑病皮損。
3、皮膚增厚:
長期慢性炎癥刺激導致表皮明顯增厚,真皮乳頭層血管擴張充血。觸診可感知皮損區域質地硬化,邊緣隆起于正常皮膚。嚴重者可能出現苔蘚樣變或皮革樣改變,影響關節活動功能。
4、瘙癢不適:
約半數患者伴隨中度至重度瘙癢,夜間或干燥環境下癥狀加重。瘙癢可能與炎癥介質刺激神經末梢有關,搔抓后易引發繼發感染。部分患者出現灼熱感或刺痛感,影響睡眠質量和日常生活。
5、關節受累:
30%患者合并銀屑病關節炎,表現為遠端指間關節腫脹、晨僵或脊柱炎癥狀。關節癥狀可與皮膚損害同時出現或先后發生,X線檢查可見關節邊緣侵蝕或新骨形成。需警惕關節畸形等不可逆損傷。
斑塊型銀屑病患者需保持皮膚濕潤,使用含尿素或水楊酸的潤膚劑緩解鱗屑。日常穿著寬松棉質衣物減少摩擦,避免過度洗浴及堿性清潔劑刺激。適度曬太陽有助于改善癥狀,但需注意防曬避免灼傷。飲食宜選擇富含Omega-3脂肪酸的三文魚、亞麻籽,限制高糖高脂食物攝入。規律進行游泳、瑜伽等低沖擊運動,維持關節活動度。癥狀持續加重或關節腫痛需及時皮膚科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