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時可選用蒙脫石散、口服補液鹽Ⅲ、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等藥物緩解癥狀。腹瀉用藥選擇主要與病因、脫水程度、腸道菌群狀態有關。
1、蒙脫石散:
蒙脫石散通過吸附腸道內病原體和毒素發揮作用,適用于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腹瀉。該藥物不進入血液循環,孕婦及兒童均可使用。服用時需注意與其他藥物間隔2小時,避免影響其他藥物吸收。嚴重腹瀉伴有高熱或血便時需及時就醫。
2、口服補液鹽Ⅲ:
口服補液鹽Ⅲ能糾正腹瀉導致的水電解質紊亂,預防脫水。其葡萄糖和電解質配比符合世界衛生組織標準,比自制糖鹽水更安全有效。輕度脫水患者每排一次稀便后補充10毫升/公斤體重溶液。嘔吐劇烈無法口服者需靜脈補液。
3、益生菌制劑:
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等益生菌可恢復腸道微生態平衡,尤其適用于抗生素相關性腹瀉。活菌制劑需用溫水送服,避免與抗菌藥物同服。慢性腹瀉患者建議連續服用2-4周。選擇益生菌時應注意菌株編號和活菌數量。
4、抗菌藥物:
細菌性痢疾或旅行者腹瀉可選用諾氟沙星、阿奇霉素等抗菌藥物。但非細菌感染性腹瀉禁用抗生素,濫用可能導致耐藥性和腸道菌群失調。使用前需進行糞便常規和培養檢查,血便或發熱超過38.5℃提示可能需要抗菌治療。
5、止瀉藥物:
洛哌丁胺通過抑制腸蠕動快速止瀉,適用于非感染性腹瀉或急需控制癥狀的情況。但感染性腹瀉早期禁用,可能延長病原體排出時間。12歲以下兒童、孕婦及炎癥性腸病患者慎用,連續使用不超過48小時。
腹瀉期間建議選擇低纖維、低脂的BRAT飲食香蕉、米飯、蘋果泥、吐司,避免乳制品和高糖食物。每日補充1000-1500毫升淡鹽水或稀釋果汁,可飲用含鉀的椰子水。恢復期逐漸增加蒸蛋、嫩豆腐等易消化蛋白質。若腹瀉持續3天以上伴體重下降、意識模糊等脫水表現,或出現黏液膿血便,需立即就醫進行糞便病原學檢查和電解質監測。同時需注意餐具消毒,便后規范洗手防止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