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輸尿管疼痛可能由尿路結石、尿路感染、輸尿管痙攣、前列腺炎、腫瘤壓迫等原因引起。輸尿管疼痛通常表現為腰部或下腹部陣發性絞痛,可能伴隨血尿、尿頻、排尿困難等癥狀。
1、尿路結石
尿路結石是輸尿管疼痛最常見的原因,結石移動時刺激輸尿管壁引發劇烈絞痛。疼痛常從腰部向會陰部放射,可能伴有惡心嘔吐。結石引起的疼痛多為突發性,可通過超聲或CT確診。治療需根據結石大小選擇藥物排石或體外碎石,常用藥物有排石顆粒、鹽酸坦索羅辛、雙氯芬酸鈉等。
2、尿路感染
細菌感染可能導致輸尿管黏膜炎癥,引發持續性鈍痛或灼痛。感染常伴隨尿頻尿急、排尿灼熱感,嚴重時出現發熱。尿常規檢查可見白細胞升高。治療需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頭孢克肟、磷霉素氨丁三醇等,同時建議多飲水促進細菌排出。
3、輸尿管痙攣
輸尿管平滑肌異常收縮可引起陣發性絞痛,多由結石刺激或炎癥引發。痙攣疼痛程度劇烈但持續時間較短,可能反復發作。解痙藥物如間苯三酚、山莨菪堿可緩解癥狀,同時需針對原發病因治療。
4、前列腺炎
慢性前列腺炎可能引起放射性輸尿管區域疼痛,表現為下腹隱痛或墜脹感。可能伴隨排尿異常、會陰部不適。前列腺液檢查可確診,治療需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多西環素,配合前列腺按摩和物理治療。
5、腫瘤壓迫
泌尿系統腫瘤或鄰近器官腫瘤壓迫輸尿管可引起持續性疼痛,可能伴隨體重下降、血尿等癥狀。需通過影像學檢查明確診斷,治療需根據腫瘤性質選擇手術、放療或化療等方案。
出現輸尿管疼痛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藥掩蓋病情。日常應注意保持充足水分攝入,每天飲水2000毫升以上有助于預防尿路結石和感染。限制高嘌呤、高草酸食物攝入,減少結石形成風險。避免長時間憋尿,注意會陰部衛生。適度運動有助于促進結石排出,但急性疼痛期應臥床休息。定期體檢可早期發現泌尿系統病變,40歲以上男性建議每年進行泌尿系統超聲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