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對金屬過敏屬于接觸性皮炎的一種,醫學上稱為金屬過敏反應。這種情況通常由鎳、鈷、鉻等金屬離子與皮膚接觸后引發免疫系統異常反應所致,表現為接觸部位的紅疹、瘙癢或水皰。
金屬過敏可能由日常佩戴含鎳首飾、金屬眼鏡架、皮帶扣等物品引起。部分人群對金屬離子的敏感性較高,即使短暫接觸也可能出現癥狀。過敏反應通常在接觸后12-48小時內出現,表現為局部皮膚發紅、腫脹,嚴重時可能出現滲出性水皰。長期反復接觸可能導致皮膚增厚、色素沉著等慢性改變。
對于輕度金屬過敏,避免接觸致敏金屬是最有效的預防措施。可選擇鈦合金或醫用級不銹鋼材質的飾品,這些材料通常不會釋放致敏離子。出現皮膚反應時可使用爐甘石洗劑緩解瘙癢,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短期外用糖皮質激素類藥膏如氫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
若過敏反應累及面部大面積皮膚或伴隨發熱等全身癥狀,需及時就醫排查是否合并其他皮膚疾病。皮膚科醫生可能建議進行斑貼試驗以明確具體致敏金屬,并開具口服抗組胺藥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控制過敏反應。日常護理中需注意避免使用含金屬成分的化妝品或護膚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