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臟病是指胎兒在心臟發育過程中出現結構或功能異常的一類心臟疾病,主要有室間隔缺損、房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法洛四聯癥、肺動脈瓣狹窄等類型。
1、室間隔缺損
室間隔缺損是左右心室之間的隔膜存在異常開口,導致血液在心臟內異常分流。輕度缺損可能無明顯癥狀,嚴重時可出現呼吸困難、喂養困難、發育遲緩等癥狀。部分小型缺損可能隨年齡增長自然閉合,中大型缺損需通過介入封堵或外科手術修復。常見治療藥物包括利尿劑呋塞米、強心藥地高辛等,但藥物僅用于緩解癥狀,無法根治結構異常。
2、房間隔缺損
房間隔缺損是左右心房之間的隔膜存在缺損,使氧合血與非氧合血混合。患者易疲勞、反復呼吸道感染,嚴重者可能出現肺動脈高壓。小型缺損可能無需治療,中型缺損可采用介入封堵術,大型缺損需外科修補。超聲心動圖是主要診斷手段,部分患者需使用抗凝藥物華法林預防血栓形成。
3、動脈導管未閉
動脈導管未閉指胎兒期連接主動脈與肺動脈的血管在出生后未正常閉合。典型表現為心臟雜音,可能引發心力衰竭或肺部感染。早產兒發病率較高,部分病例可通過藥物吲哚美辛促進導管閉合。介入封堵術是常見治療方式,嚴重者需外科結扎手術。新生兒篩查聽診可早期發現異常。
4、法洛四聯癥
法洛四聯癥包含肺動脈狹窄、室間隔缺損、主動脈騎跨和右心室肥厚四種畸形,屬于復雜先心病。患兒常有紫紺、杵狀指及缺氧發作,需通過分期手術矯正。術前可服用普萘洛爾緩解缺氧癥狀,最終需進行根治手術重建心臟結構。此類患者需終身隨訪,避免劇烈運動。
5、肺動脈瓣狹窄
肺動脈瓣狹窄指肺動脈瓣開放受限,導致右心室排血受阻。輕中度狹窄可能無癥狀,重度狹窄會出現乏力、胸痛甚至暈厥。球囊瓣膜成形術是首選治療方法,嚴重病例需手術切開瓣膜。定期心臟超聲監測病情進展至關重要,部分患者需預防性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性心內膜炎。
先天性心臟病患者應保持均衡飲食,適當補充優質蛋白和鐵元素,避免高鹽高脂食物。根據心功能狀況進行適度有氧運動,避免劇烈活動。定期隨訪心臟專科,監測心功能變化。注意口腔衛生,進行侵入性操作前需預防性使用抗生素。保持規律作息,避免呼吸道感染,疫苗接種應咨詢專科孕期女性需做好產前篩查,高風險人群可進行胎兒心臟專項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