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靜脈內瘺術后護理需重點關注傷口保護、功能鍛煉和并發(fā)癥預防。術后護理措施主要包括保持清潔干燥、適度活動和定期監(jiān)測。
保持手術部位清潔干燥是預防感染的關鍵。術后24小時內避免沾水,覆蓋無菌敷料并定期更換。日常可用碘伏消毒傷口周圍皮膚,發(fā)現(xiàn)紅腫滲液需及時就醫(yī)。禁止抓撓或碰撞瘺管部位,衣袖宜寬松避免壓迫。
適度鍛煉可促進內瘺成熟。術后24小時開始手指屈伸運動,3天后增加握力球訓練,2周后逐步進行束臂加壓練習。鍛煉強度以不引起疼痛為宜,避免劇烈運動或提重物。每次透析后壓迫止血時間不超過30分鐘。
定期監(jiān)測內瘺功能有助于早期發(fā)現(xiàn)問題。每日觸摸震顫感或聽診血管雜音,記錄搏動強度和范圍變化。出現(xiàn)血流減弱、局部腫脹或皮膚溫度降低時需超聲檢查。每月測量臂圍對比,異常增粗提示靜脈狹窄可能。
控制血壓和血糖對維持內瘺通暢很重要。高血壓患者應將收縮壓維持在140毫米汞柱以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7毫摩爾每升左右。避免在術側肢體測血壓、輸液或抽血,禁止佩戴過緊飾物。
透析時注意穿刺點輪換和壓迫力度。采用繩梯式穿刺法分散穿刺損傷,拔針后指壓止血15-20分鐘。出現(xiàn)假性動脈瘤時應使用彈力繃帶加壓包扎,血管鈣化患者需調整抗凝方案。術后6-8周內瘺完全成熟前需避免過早使用。
突發(fā)劇烈疼痛伴震顫消失需立即就醫(yī),可能提示急性血栓形成。長期護理包括戒煙限酒、控制血脂和定期血管評估,每年至少進行一次瘺管超聲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