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癬是由皮膚癬菌感染手部皮膚引起的真菌性疾病,醫學上稱為手部淺表真菌感染。主要致病菌為紅色毛癬菌、須癬毛癬菌等,通過直接接觸或共用物品傳播。
手癬的發病原因主要有皮膚屏障受損、環境潮濕、免疫力低下、接觸傳染源和糖尿病等慢性病因素。皮膚屏障受損可能與頻繁接觸洗滌劑或化學物質有關,長期浸泡雙手會破壞皮膚保護層。環境潮濕多見于手部多汗或長期戴手套的人群。免疫力低下者如HIV感染者或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的患者易感。接觸傳染源包括與患者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等物品。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控制不佳更易發生真菌感染。
手癬通常表現為手掌或指縫出現紅斑、脫屑、水皰,伴有明顯瘙癢,嚴重時可出現皸裂和疼痛。夏季癥狀常加重,冬季可能轉為慢性干燥型。
治療可采用外用抗真菌藥物如聯苯芐唑乳膏、特比萘芬軟膏或酮康唑軟膏。頑固病例可能需要口服伊曲康唑或特比萘芬。保持手部干燥清潔,避免與他人共用個人物品。糖尿病患者需同時控制血糖。
癥狀持續不緩解或面積擴大時建議皮膚科就診,真菌鏡檢可明確診斷。預防重點在于避免接觸感染源和保持手部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