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情況下新生兒黃疸可以繼續吃母乳。母乳性黃疸屬于生理性黃疸的常見類型,通常不會影響嬰兒健康發育。
1、生理性黃疸與母乳喂養:
約60%足月兒和80%早產兒會出現生理性黃疸,多在出生后2-3天出現,1-2周內消退。此時母乳中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可能延緩膽紅素代謝,但不會造成器質性損害。建議增加喂養次數至每日8-12次,通過促進排便加速膽紅素排出。哺乳時注意觀察嬰兒吸吮力度和吞咽頻率,確保有效攝入。
2、病理性黃疸需評估喂養方式:
當血清總膽紅素超過256μmol/L或每日上升>85μmol/L時,需考慮溶血性疾病、膽道閉鎖等病理性因素。這類黃疸可能伴隨嗜睡、拒奶、尖叫等癥狀,需在醫生指導下決定是否暫停母乳。治療期間可配合藍光照射,使用肝酶誘導劑如苯巴比妥促進膽紅素代謝。
哺乳期母親需保持飲食均衡,每日飲水量不少于2000毫升,避免攝入含亞硝酸鹽的腌制食品。可適量增加南瓜、胡蘿卜等富含β-胡蘿卜素的食物,有助于改善乳汁質量。嬰兒清醒時可進行輕柔的腹部按摩,沿順時針方向每次3-5分鐘,促進腸道蠕動。若黃疸持續超過3周或伴有白陶土樣大便,需及時進行肝功能檢測和肝膽超聲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