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腹瀉拉水可通過蒙脫石散、口服補液鹽、益生菌等藥物緩解癥狀,通常由病毒感染、細菌感染、食物中毒、腸道菌群失調、慢性腸炎等原因引起。
1、病毒感染:輪狀病毒或諾如病毒感染常導致水樣腹瀉,伴隨低熱、惡心等癥狀。治療以補液為主,可服用蒙脫石散保護腸黏膜,配合口服補液鹽預防脫水。避免濫用抗生素。
2、細菌感染:沙門氏菌或大腸桿菌感染可能引發噴射狀水樣便,伴隨腹痛、里急后重。輕癥可用黃連素抑制細菌,中重度需諾氟沙星等抗生素治療。需檢測糞便確認病原體。
3、食物中毒:進食變質食物后6-24小時突發水瀉,常伴嘔吐。早期可活性炭吸附毒素,配合蒙脫石散修復黏膜。嚴重嘔吐時需靜脈補液,必要時用洛哌丁胺減緩腸蠕動。
4、腸道菌群失調:長期使用抗生素或飲食不當導致,糞便呈蛋花湯樣。需停用相關藥物,補充雙歧桿菌三聯活菌等益生菌調節微生態。發酵乳制品有助于恢復菌群平衡。
5、慢性腸炎:潰瘍性結腸炎等疾病引起反復水瀉,可能含黏液膿血。美沙拉嗪可控制炎癥,嚴重時需潑尼松等激素治療。腸鏡檢查和糞便鈣衛蛋白檢測有助于確診。
腹瀉期間宜選擇低渣飲食如米湯、蘋果泥,避免乳制品和高纖維食物。每小時補充100-200ml淡鹽水,可添加少量蜂蜜或葡萄糖。若持續48小時未緩解、出現血便或高熱,需急診排除霍亂等烈性傳染病。運動員及老年人需特別注意電解質監測,防止低鉀引發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