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緊縮術的適應證包括肛門括約肌松弛、直腸脫垂、產后盆底功能障礙、神經源性大便失禁以及肛門整形需求。
1、括約肌松弛:肛門括約肌因年齡增長或外傷導致張力減退,可能伴隨控便能力下降。非手術治療無效時可選擇肛門緊縮術,術后需進行提肛訓練以增強肌力。
2、直腸脫垂:直腸黏膜或全層脫出肛門引發墜脹感、黏液滲出。手術可聯合直腸固定術,避免久蹲、負重等增加腹壓行為。
3、產后損傷:分娩造成盆底肌撕裂或神經損傷,表現為壓力性失禁。需在產后康復治療無效后手術,配合凱格爾運動修復盆底功能。
4、神經病變:糖尿病或脊髓損傷導致支配括約肌的神經功能障礙。術前需評估殘余神經功能,術后結合生物反饋治療改善控便能力。
5、整形需求:先天肛門畸形或瘢痕攣縮影響外觀及功能。手術需兼顧形態修復與括約肌重建,避免術后感染影響愈合。
肛門緊縮術后需保持高纖維飲食如燕麥、火龍果,減少排便阻力;術后2周起進行慢走等低強度運動,6周內禁止騎車或深蹲。每日溫水坐浴2次促進切口愈合,3個月內使用軟墊減少座椅壓迫。定期復查評估肛門指檢及控便功能,出現發熱、劇烈疼痛需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