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血管病通常由血管外科、心血管內科、內分泌科、風濕免疫科和介入放射科等科室治療。周圍血管病可能由動脈硬化、糖尿病血管病變、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血管炎和靜脈功能不全等原因引起。
1、血管外科
血管外科主要負責周圍血管病的手術治療和介入治療。常見的治療方式包括血管搭橋手術、血管成形術和支架植入術。血管外科醫生會根據血管病變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手術方式。周圍血管病如果出現嚴重狹窄或閉塞,通常需要血管外科干預。血管外科還可以處理血管瘤、動靜脈畸形等血管結構異常。
2、心血管內科
心血管內科主要治療與心血管系統相關的周圍血管病。醫生會通過藥物治療控制動脈硬化、高血壓等基礎疾病。心血管內科常用的藥物包括抗血小板藥物、降脂藥物和血管擴張劑。對于合并冠心病或心力衰竭的周圍血管病患者,心血管內科可以提供綜合治療方案。心血管內科還會進行血管功能評估和危險因素管理。
3、內分泌科
內分泌科主要治療糖尿病等內分泌疾病引起的周圍血管病變。醫生會通過控制血糖來延緩血管病變進展。內分泌科常用的治療包括胰島素治療、口服降糖藥物和生活方式干預。對于糖尿病足等并發癥,內分泌科會聯合其他科室共同治療。內分泌科還會監測患者的血脂、血壓等代謝指標。
4、風濕免疫科
風濕免疫科主要治療血管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導致的周圍血管病。醫生會使用免疫抑制劑控制疾病活動。常見的治療藥物包括糖皮質激素、免疫調節劑和生物制劑。風濕免疫科會評估血管炎的嚴重程度和累及范圍。對于系統性血管炎患者,風濕免疫科會制定長期隨訪計劃。
5、介入放射科
介入放射科主要通過微創技術治療周圍血管病。常見的介入治療包括血管造影、球囊擴張和血栓抽吸。介入放射科醫生會在影像引導下進行精確的血管內操作。對于不適合開放手術的患者,介入治療是重要選擇。介入放射科還可以進行血管內超聲等先進檢查。
周圍血管病患者應注意控制血壓、血糖和血脂,戒煙限酒,保持適度運動。飲食上應減少高脂肪、高鹽食物攝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定期進行血管檢查,監測病情變化。避免長時間站立或久坐,穿戴合適的彈力襪有助于改善靜脈回流。出現肢體疼痛、發涼或潰瘍時應及時就醫。不同科室會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必要時進行多學科會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