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個門牙疼痛可能由齲齒、牙髓炎、牙周炎、牙齒外傷或牙本質過敏等原因引起。疼痛性質從輕微敏感到劇烈持續性疼痛不等,需根據具體病因采取針對性處理。
齲齒是牙齒硬組織被細菌腐蝕形成的缺損。早期齲齒可能僅表現為進食冷熱酸甜食物時短暫敏感,隨著齲洞加深接近牙髓,會出現自發性疼痛。治療需清除腐質后充填,常用復合樹脂或玻璃離子材料。
急性牙髓炎多由深齲發展而來,典型表現為夜間自發痛、冷熱刺激痛且緩解延遲。炎癥牙髓內壓力增高導致劇烈跳痛,需進行根管治療清除感染組織。慢性牙髓炎可能僅表現為咬合不適或輕微叩痛。
牙周炎引起的疼痛常伴隨牙齦紅腫出血。牙周袋內細菌感染可波及根尖區,形成逆行性牙髓炎。治療需進行牙周基礎治療,包括齦上潔治和齦下刮治,嚴重者需配合牙周手術。
牙齒外傷如隱裂或折斷可能導致局限性疼痛,尤其在咬硬物時加重。微小裂紋需通過咬合調整減輕受力,明顯折裂則需視情況選擇樹脂修復或全冠修復。外傷后2小時內是牙髓保存的關鍵期。
牙本質過敏表現為短暫尖銳疼痛,常由牙齦退縮導致牙根暴露引起。脫敏治療可使用含鉀鹽的牙膏,嚴重者可進行激光治療或樹脂覆蓋。避免橫向刷牙可預防牙齦進一步退縮。
門牙疼痛持續超過24小時或伴隨面部腫脹、發熱時,提示可能存在根尖周膿腫等嚴重感染,需立即就醫。孕婦、糖尿病患者出現牙痛時更應積極治療,避免感染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