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體肺炎咳嗽可能由病原體刺激、氣道高反應性、繼發感染等因素引起,表現為陣發性干咳、夜間加重、持續時間長等特點。
1、刺激性干咳:
支原體肺炎初期以陣發性干咳為主,咳嗽劇烈但少痰。病原體侵入呼吸道后直接損傷纖毛上皮,刺激咳嗽感受器,導致反射性干咳。患者常描述為喉嚨發癢或異物感誘發咳嗽,冷空氣或說話時癥狀加劇。
2、夜間咳醒:
約60%患者出現夜間咳嗽加重現象,平臥時氣道分泌物倒流刺激喉部,迷走神經興奮性增高加劇咳嗽反射。部分患者伴隨喘息音,易與哮喘混淆,但聽診多無典型哮鳴音。
3、遷延不愈:
咳嗽持續時間常超過2周,支原體可長期潛伏于呼吸道上皮細胞內,持續釋放毒素引發炎癥反應。即使退熱后咳嗽仍可持續3-4周,X線胸片顯示肺部陰影吸收滯后于癥狀改善。
4、伴隨癥狀:
咳嗽多與低熱、咽痛、頭痛等癥狀并存,可能與支原體產生的過氧化氫等毒素有關。部分患者出現耳痛、皮疹等肺外表現,兒童常見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癥狀。
5、繼發咳嗽:
病程后期可能出現咳黃痰,提示合并細菌感染。支原體破壞呼吸道屏障后,易繼發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等感染,此時需聯合抗生素治療。
支原體肺炎咳嗽期間建議保持室內濕度50%-60%,適量飲用蜂蜜水緩解喉部刺激,避免辛辣食物。選擇八段錦等溫和運動增強肺功能,咳嗽持續超過4周或出現咯血需復查胸部CT。兒童患者可進行拍背排痰護理,成人可嘗試蒸汽吸入稀釋分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