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炎可通過抗生素治療、對癥藥物、中藥調理、生活方式調整、預防復發等方式改善。該病通常由細菌感染、免疫力下降、尿路梗阻、激素變化、不良衛生習慣等因素引起。
1、抗生素治療:細菌性膀胱炎需使用抗生素,常用藥物包括左氧氟沙星、頭孢克肟、磷霉素氨丁三醇。抗生素需按療程服用,避免自行停藥導致耐藥性。治療期間需復查尿常規確認療效。
2、對癥藥物:尿頻尿急可使用M受體阻滯劑如托特羅定緩解癥狀。伴血尿時可短期服用止血藥氨甲環酸。非甾體抗炎藥布洛芬能減輕膀胱區疼痛不適。
3、中藥調理:濕熱下注型可選用八正散、三金片等中成藥。慢性膀胱炎適用知柏地黃丸滋陰清熱。中藥需辨證使用,配合抗生素增強療效。
4、生活方式調整:每日飲水2000ml以上稀釋尿液。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選擇冬瓜、薏仁等利尿食材。保持規律排尿習慣,忌長時間憋尿。
5、預防復發:同房后及時排尿,注意會陰部清潔。絕經期女性可局部使用雌激素軟膏。反復發作者需排查糖尿病、泌尿系結石等基礎疾病。
膀胱炎患者宜多食用西瓜、梨子等水分充足的水果,限制咖啡酒精攝入。適度進行盆底肌訓練增強局部血液循環。急性期需臥床休息,體溫超過38.5℃或腰痛需及時就醫排除腎盂腎炎。慢性患者可定期飲用蔓越莓汁預防細菌黏附,治療期間禁止性生活。